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研究与实践

2015/6/17 8:52:55

摘要:导学案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是在大量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导学案时,要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与任务,发挥学生教学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从而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基于此本文试阐述导学案在初中数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导学案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实践

 

导学案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重要教学理念,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予以重视。为更加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尊重学生数学教学主体地位,将导学案充分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课堂学习与训练任务,从而让教学时效性提高,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因此,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导学案的作用,将其充分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

一、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可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导学案设计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全部设计问题与重点。学生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自身协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还会主动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在检验导学案效果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之后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对掌握知识点的记忆[1]。此外,教师在设计教学导学案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现状,开展不同的学习探究活动,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导学案的运用,能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第一,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并且增强学生自信心;第二,对于在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中不能解决的数学难题,教师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攻破难题,这样既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极大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第三,教师要合理运用导学案,促进不同年级、层次及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搭建竞争平台,创造出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发出学生敢比拼、不舒服的心理,从而更好的调动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二、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前导学、激发兴趣

在学生阅读导学案的过程中,通常最先关注的是很多较为基础的知识,诸如数学公式与定理之类的,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设计理念,重点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与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并且为今后学习新的知识打好基础。具体而言,教师在对导学案进行设计时,要注重做好新旧知识的合理衔接,保证导学案内容更加连贯。此外,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富有趣味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比如,初中数学教师要本着激发学生兴趣为原则,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参与拼图、画图、剪纸等工作。以下面题目为例:将两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纸片,用剪刀剪开后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此时教师要为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如何计算拼好后的大正方形面积?(2)拼好后的大正方形面积为多少?(3)如何剪才能拼成大正方形?共有几种方法,其中有怎样的规律。这样的动手实践题目无疑趣味性很浓,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深入进行思考,而教师要适时引入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接受。在设置习题过程中,必须保证题目的多样性与典型性,难度适中,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求得到满足,让学生更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二)课堂探讨、营造氛围

通过将导学案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能够帮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抓住重点问题,并带着疑问听课堂中教师的讲解,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而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要以解决学生疑问的态度开展教学活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这一章时,由于涉及内容比较深,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教师要了解学生产生疑问的地方,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以下面一题为例:

如图所示,正比例函数y=-2χ和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相交于点A(m,2),点B.

(1):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和点B的坐标;

(2):直接结合图像,求当﹤-2χ时,χ的取值范围.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比如其交点坐标能满足两个函数表达式,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表达式和观察函数图像的能力。教师在讲解这样题时,可以事先让学生划出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然后给学生提问:你能从图像中获取到什么信息?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观察,提出自己的想法,在适当的时候,教师便可让学生去做这道题,学生因为之前通过观察图像,获取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做起来也就得心应手[3]。学生通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探讨,可以逐步找到解题步骤:

(1):将A(m,-2)带入y=-2χ,可得m=-1,点A坐标为(-1,2);再把A(-1,2)代入y=,可得κ=-2,故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由于点A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故点B坐标为(1,-2)。(2)由图像可得,当χ﹤-1和0﹤χ﹤1时,﹤-2χ。

(三)合作学习、强化提高

在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下,教师要从导学案的设计内容出发,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且尽量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水平相接近。教师要求学生在接到学习任务时,自主分配每位学生的任务,共同开展交流讨论,从而接近难题。在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营造出竞争的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4]。当然,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与鼓励,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后,客观、正确、合理的给予评价,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完善、相互鼓励。相互促进,从而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最大限度发挥出导学案的作用。

(四)合理评价,提高效果

对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因此为更好的开展导学案教学,教师要建立合理的课堂评价激励机制,将学生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果的关键。具体过程如下:

(1)对于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学习内容的学生,教师要让其展示学习成果,这样能够极大激发起学生自学效率。(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针对教师提供的问题或习题展开讨论,通过小组内每位成员的认真思考,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指点,最后总结各小组最终合作学习成果。(3)在保证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可采用板书、讲解以及质疑等方式,以此改变以往只看结果的唯一评价方式。(4)在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选出最佳的小组、发言、书写,这样能够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5)对课堂、单元、期中、期末测验时,都要评价每个小组的平均分,让每位成员在小组评价中体验进步,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导学案,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合作环境与交流平台,这也是教师运用导学案教学方法的重点与目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导学案的优势,保证所设计的导学案更加科学、适用与合理,从而真正发挥出导学案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金小.浅议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相关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3:156-157.

[2]袁碧.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才智,2013,14:100.

[3]屠卓娅.初中数学以任务单形式设计导学案的实践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71-72.

[4]刘晨曦.“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才智,2014,16:2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