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家庭)决定孩子的成长(转自自己的“答客问)

2012/6/22 15:17:23

          对于孩子教育这个话题,实在是“一二”也不敢“指教”,因为我觉得自己便是一个不优秀的家长,所以很久了也没能写出像样的东西,也因为没有专门研究过,也因为,每一代人有不同的社会实际和教育引导方法···这里只能把自己教学教育引导过程中,见到的一些现象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做一点归纳概括,若能有一点启发,就算“回答”吧。

     两次家长会后有家长询问“孩子教育问题”,不好意思“指教”,留下“债务”,近日又有询问,翻检空间,查得老文章,转过来,算对家长姑且交代吧  

  子女的教育引导质量,决定于父母的各种修养,价值观念,这直接决定了父母子女教育引导,交流沟通的质量,是影响引导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对于孩子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的发展影响深远。从我见到的各种类型父母同学中,大约可以概括出家长有如下几类:

  权威型”:不是平常说的权力性“权威”,而是家庭里形成的共同遵守的“整体性威望”,或说“家庭氛围”。

  父母:关心孩子,物质精神并重;倾听孩子,对话交流,讨论校正;对孩子的需要能作出“敏感”的反应与思考。常常给孩子对等,贴心的帮助,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给力”“靠得住”,体会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时一定会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一个人适应学习生活,适应人际交往, 面對學習交流困難時, 所必需具備的。而尽量不是从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绪出发,也就要求相对理性成分多一些。并且,向孩子分析解释为什么要对他提出这些要求,同时鼓励孩子与自己讨论交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见解。现在,有许多孩子初高中甚至小学就“外出读书”,交流甚少,若能与孩子“对等”写一写“亲子日记”,各人一本,互相续写,一周或半月一月交流,很好。电话方便,但效果较低。其实即使在自己身边读书,孩子忙于读书家长忙于工作,上班上学时间不同不能或很少见面,回家时间又“不匹配”,也可运用“亲子日记”(父亲或母亲)的方式,交流沟通。

  家庭:父母和孩子很亲近,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比较充分。孩子觉得父母亲敬而又有威信信任父母而不依赖父母,对父母的教育引导,有内心自然地思考和接受的态度,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会有较高的威信。

  孩子:孩子会容易形成“善良”、“诚实”、“合作”、“独立”,“奋进”的精神品质;对生活,学习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人际交往适应良好;遇到困难有信心去克服,会想办法去挑战,能够愉快而自信地学习。即使智商中等,情商会较高,能较好的发掘其潜力。

   纵容型:不是有意如此,也非有意溺爱造成。多是工作(经济)原因,家长感情原因等等。

  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但对孩子“满足任何一个要求,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生活学习的周围环境条件不太好,各方面又都不加以“调控”;或者即便提出了要求,也不让孩子坚持做到,放任孩子“自我管理”。这算是“放羊式”,结果会以孩子的天性自然发展。读书遇到班集体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一些孩子会良好优秀,但多数“耗费高智商,赢得低情商”。

  孩子:由于缺乏指引,孩子常常不知道什么事情该不该做、做得对不对。这些孩子表面看,是家庭“民主”教育的现象,但是他们内心常常目的不鲜明,注意力不集中;做正事漫不经心,“好耍事情”废寝忘食,空闲时焦虑不安,而且心智幼稚,心理发育欠成熟;自控能力差,学习生活缺乏主动性,进取心。

       要改变现状,最好“目标分段式”,从低要求开始,分级而逐步,但要明确每一个“要求”,协调好自我督促和外在督促;讲清“要害”,促其人生信念成人化;提高评价,多与鼓励,激发热情,促其具备喜欢应该做好的事情的热情。曾有一同学,初中优秀,高中放任自流,一塌糊涂,高二下期才开始管理,全家辛苦四年,补习一年考上二本。算是有信心有行动且坚韧的效果。

  忽视(轻视)型:表面上内心重视而行动轻视。

  父母: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和“追求”中,既不关心孩子,也不对孩子提要求,“只要身体好”(一般都可以做到)“只管学习好”(其实是放任自流,因为只是一般性大众化的“空对空导弹”式要求)。对孩子漠然、“不干涉,各管各”,父母子女之间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和沟通。

  孩子:会产生很多行为问题,缺少“第一任教师”的教育,孩子身心大都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多受周围环境和同龄人影响,性情,性格与父母希望相距很远。到高中阶段,家庭里父母已经很难彻底改变孩子。从上课迟到,缺席早退,到早恋热乎,知道了也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不然要跳楼!”。许多高智商孩子,就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家庭引导,进入高中以后,已经无法适应高中学习,结果是自然而然可知的了。也有例外,曽遇到一同学,父母离婚,追求爱情去了。儿子想有所追求,父母都“随便你”,两种结果都会有,虽然结果好了,但是这孩子内心已经有了较多的心理阴影(进大学出现了)。这在父母,可能是一个“责任”问题,是对婚姻负责,更需要对子女负责的问题。当然了,家长有本事,孩子长大后家长有条件,适应“社会需求”,安排好孩子的一切,有另当别论。

       专制型

  父母:对孩子控制得很严,并且要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各种要求,孩子一旦违反,会严厉地惩罚孩子。与权威型父母相比,他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除了“学习好”外,更多的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很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孩子除了“被动性学习”机械性生活之外,几乎无法独立选择自己应该做啥子、不应该做啥子。

  不太关心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支持;或者关心多是“母鸡型”的,物质太多而精神很少;眼里只有“还是小娃儿”的固定性认识,对孩子“成长性”关注缺乏。

  孩子: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专制性”,行为上的“双面性”(矛盾性),而且忧虑,焦虑、退缩、不满;对人缺乏信任,同时也缺乏自信,心情爱郁闷,性格不开朗,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有报复心理和攻击或自残行为。曾遇到一位女生,性格孤僻,却喜欢我行我素。课堂上想做啥就做啥,语文课做数学,数学课做英语,反正决不做本堂课内容;下课却又做勤奋状,问你问题,要解决难题。会突然无端课堂上忧郁哭泣,或做“愤怒科”,突然暴怒。一旦认为老师有问题,立即状告学校领导···就因为父母“严格要求”,“学习美术”几乎到了“很专制”,“要我考重点”,虽然是艺体,还真的考上了。这样是好还是不好,真的说不清了。不过,进入社会,发展自己,恐怕值得警惕呐。

      父母的教育,大约可以注意两条:一,父母爱孩子物质上合理,精神上“为之计深远”,二,父母对孩子在不同阶段,一

定要提出“适龄的要求”。总结如下:

  关爱孩子,又提出要求的父母,做权威型(或称“民主型”)父母;

  关爱孩子,对孩子不提要求的,做纵容型父母;

  对孩子既无关爱,也无要求的,做忽视型父母;

       对孩子缺乏关爱,严格要求的,做专制型父母。

       这样划分,有“极端化”“以偏概全”的嫌疑,有很多家教状态不能涵盖,如父母读书少,缺失知识方面的帮助,但是“‘成人’教育文化”足够,子女的教育,靠家庭传统文化支撑,子女全面优秀;父母大学生,知识多,文化高,但对子女要求低,家庭文化不足,子女全面不太优秀···

  因此,几种形式不是绝对的,许多家庭是多样化的“型”。“原则性”问题,也该“专制”,只是讲清道理;小节问题,辨明利害,分出轻重,就可以···家长是根据家庭生活不同环境,运用不同的教育形式。传统的中国家庭,一般强调孩子孝敬父母、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很容易“恰似”专制型。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孝上进的另一面是父慈母爱;父母既教给孩子适当的做人的“行为规范”,也给孩子温暖和关爱,营造家庭和睦。这更靠近权威型的教育风格,而不同于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苛严”要求和强行“支配”子女。

  不管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利于孩子成长的父母子女关系中,都有一点共同特色: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和关怀!

        教书30来年了,学生的孩子也有许多大学毕业了,还有许多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回答这个问题,有一点还债的心理。我总结过凡人名言:“教的越多,误人子弟越多”···任何教师,不可能极大的开发出孩子的发展潜能;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动态性的的过程,因此任何教师也只能在特定的时间阶段,给予相对优质的引导教育。

    我以为,家长的教育在学生的成长里,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教师的思想引导教育其实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尤其是当今社会···至于学习质量,我以为,孩子的家庭文化精神决定质量的高度!

    教师在教书上的最大作用,是把能三本的教成二本的,能二本的教成重本的;万一运气不好碰见“只能把能二本教成三本,能三本教成···”的教师,那就只有靠家长和孩子的自己奋斗努力了。

   缺乏理论根底,说这些有些冒昧有些遗笑大方。以上算是“回答”,大小字行文区别重点,这小字部分算成“后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