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2日

2013/4/2 18:08:46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一)货币

1、货币的本质  

考点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考点 2: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 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2)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③发行: A、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即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  

 B、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C、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考点 1货币与财富:货币总是代表着一定的财富,代表着人们过去的劳动。它本身没有是非善恶的区别。                     

 考点 2: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通常使用的方式。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2)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含义: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是……       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  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种类:现金和转帐支票在我国主要分为转帐支票(付款单位或个人开票后,收款到银行把款转入自己帐户)和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考点 3:外汇与汇率: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价格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考点 1价值与价格  

(1) 区别: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2) 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考点 2价值决定价格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考点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指从较长时间看,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与其价值量基本相符,而不是指每次的价格与价值相等。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考点 4供给与需求  

供应就指贩商响应大众的需求而提供的产品供给。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量。

除了价值决定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还包括供给与需求。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考点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均衡价格就是消费者为购买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一致的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 

①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消费心理。  

②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1)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形成卖方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  

 考点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消费者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跌决定要不要购买。价格上升就减少购买,价格下降就增加购买。价格上涨,消费者消费支出增加,消费水平降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质量降低。价格下降,消费者消费支出减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质量改善。

 

 考点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⑴调节生产         ⑵提高劳动生产率  ⑶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考点3: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⑴对不同商品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⑵对不同商品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价格的涨落,与对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与替代品需求成正比;互补商品价格的涨落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①互为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②互补商品是指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三)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考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①居民的收入影响  

   A、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C、社会消费总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下降,反之,缩小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②商品价格高低也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提高人们消费水平,除了最根本的要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之外,还要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这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这个点在今年的全国物价形势中显得比较重要)  

 考点 2:消费类型  

 (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考点 3: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  

 (2)恩格尔系数:  

  ①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  

  ②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关系:  

  A、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  

  B、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考点 1:消费心理  

  A、从众心理: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别人做某事,自己不由自主地去做,其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  

  B、求异心理:消费行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C、攀比心理: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在于“向上看齐”,人民我有的炫耀心理。  

  D、求实心理:消费者选择商品,往往考虑许多因素,价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等,讲究实惠,据己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  

 考点 2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滞后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②量入为出,使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  

 ③坚持适度原则,提倡勤俭节约精神。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②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四、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   

 考点1:生产决定消费  

 ⑴人们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  

 ⑵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⑶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考点2: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⑴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⑵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⑶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⑷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考点3:发展生产的意义  

 ⑴必要性:(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因此,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取发展。  

 ⑵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⑶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1:公有制为主体  

    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公有制经济成分比较)  

成分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含义

 

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是其支柱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积累和税收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制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①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②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⑶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考点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⑴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⑵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考点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436600100ft77.html) - 最新2010年高三文综(政治)《经济生活》考点精萃1_苏菲的世界_新浪博客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含义

   

劳动者个人或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依法在内地设立的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特点

 

以手工劳动为主,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  

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投资分配  

   

   

   

作用

   

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⑴国家的政策: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五)企业与劳动者

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考点 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⑴企业的含义: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⑵企业的类别  

 ①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按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划分),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发挥着主导作用  

 ②其它企业形式。在我国,除公司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⑶公司制与公司  

 ①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②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考点 2:公司的类型  

 ⑴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⑵国有独资公司  

考点 3:公司的组织形式  

 ⑴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①有限责任公司,是由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A、在我国,国家授权的投资公司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B、按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我国可以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②股份有限公司,是将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⑵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特征,是“有限”和“合股”。“有限”是指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合股”是指由若干人共同集资入股成立一个公司,这笔资金被分成股份。  

 ⑶公司的组织机构   ①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和监督机构(监事会)。  

 ②职责:    A、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B、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C、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⑷公司制的优点。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考点 4: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⑴公司经营: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⑵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利润。只有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公司才能发展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⑶公司的发展——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考点 5: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⑴企业兼并及其作用  

 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⑵企业破产及其作用  

 ①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  

 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劳动者  

 考点1:劳动和就业  

 ⑴劳动与劳动者  

 ①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技术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②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⑵关于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③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点2:劳动光荣

①劳动创造文明,创造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②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考点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⑴树立自主择业观。       ⑵树立竞争就业观。  ⑶树立平等就业观。     ⑷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考点4: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⑴原因: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⑵内容: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平等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⑶做法: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⑷劳动合同制度  

 ①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②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六)投资与融资

一、商业银行   

考点1: 利息、利率、本金  

⑴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⑵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  

⑶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⑷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例.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考点2:储蓄存款  

(1)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2)储蓄存款的分类及其比较 ① 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  

② 比较分析 A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  

B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  

C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考点3: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  

⑴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⑵中国现行的金融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以及多种金融机构同时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1

A、中国人民银行:政府货币政策制定者和宏观调控部门

B、商业银行: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其中,国有独资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主体。

C、政策性银行 从1994年起,中国组建了3家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和信用合作社等。
 

考点4: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主要有三类:  

其一,存款业务。存款是银行对存款客户的负债。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其二,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其三,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  

2、投资  

考点 1: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⑴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⑵不同的投资方式,风险不同,收益也不同  

考点2:股票  

⑴含义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  

⑵股东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如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股票一般可以在股票市场上交易,这种流通性是股票生命力所在。  

⑶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  

①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即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东享有的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润分配收入。公司只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和红利。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就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  

②投资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这种收益有时很高。  

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⑷作用:  

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考点 3:债券  

⑴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⑵债券的分类。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①国债  

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费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  

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而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②金融债券  

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金融债券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③企业债券  

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券。由于企业主要以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大的债券。与此相对应,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  

注:我国的债券中,有的可以上市交易,从而使相关债券具有较好的流通性。  

考点 4:商业保险  

⑴购买保险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购买保险,正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⑵商业保险  

①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②保险程序要求: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  

⑶保险的类别------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①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  

  ②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  

  ③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  

    ④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上出现了诸如分红保险的新险种。随着保险品种的日益多样化,保险的功能会越来越多。  

    ⑷各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3、融资(这个知识点教材没有)  

⑴融资的含义:  融资就是筹集资金的行为,融资的方式主要是贷款和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目的是用筹来的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⑵融资的目的:筹集资金无非有两个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偿还债务。  

⑶融资的途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①直接融资:是指政府、企业等直接从社会上(如企事业单位、居民等)筹资。一般来说,是通过A、发行债券、B股票、C商业信用、D融资租赁、E债权融资、F企业内部融资、G项目融资、H贸易融资、I专业化协作融资、J政策融资、K上市融资、M国内银行贷款、N民间借贷融资、O信用担保融资、P金融租赁融资、Q国外银行贷款、R发行债券融资等形式融通所需资金。  

②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以金融部门为中介,由金融部门(如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储蓄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存单等形式积聚社会闲散资金,然后以贷款等形式向非金融部门(如企业等)提供资金。

(七) 个人收入与分配

1、分配制度  

考点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考点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⑴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⑵原因  

①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现实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必要性。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⑶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⑷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考点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①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④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⑤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  

  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⑶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效率与公平

考点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⑴效率原则:  

①效率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②.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③.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原则的原因。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⑵公平原则:  

①:公平的含义: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原则。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考点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①提高效率的原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促进公平的原因: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才能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如何提高效率?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如何实现分配的社会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八)  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考点1:财政收入的构成  

⑴含义: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⑵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而言之:税、利、债、费的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考点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 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居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在我国现阶段, 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  

考点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⑴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是其主要因素。  

⑵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⑶分配政策的影响:  

①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②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和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考点4: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考点 5:财政支出的构成  

⑴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  

⑵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⑶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⑷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其内容:  

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  

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  困难户救济等。  

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如对公民义务教育,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  

社会优抚:包括牺牲、病故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助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奖励等。  

⑸债务支出。  

考点6: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存在节余;支大于收,出现赤字;收支相等。  

⑴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⑵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⑶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⑷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支出控制经济运行。  

2、财政的作用  

考点1: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⑴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而财政就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原因:国家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以及高科技研究开发等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难以获得较高利润,甚至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⑵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⑶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方向,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考点2:财政与宏观调控  

⑴财政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⑵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过热(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物价会上涨,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⑶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方向,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⑷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⑸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保障社会公平.  

考点3: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⑴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⑵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促进教育公平。 

⑶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作用:财政通过收入的再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九)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考点1:税收  

 ⑴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①税收必然性:有国必有税。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②同其他财政收入相比,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⑵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考点 2:税收的基本特征  

  ⑴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⑵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考点3:税收种类  

   ⑴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⑵增值税和个人所得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①增值税 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  

  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作用:增值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可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偷漏税行为。  

②个人所得税(重点)  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分类: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特点: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从 2008年3月8日 开始,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已从1600元提升到2000元。这是高考的一个热点,要注意分析(比如一个月收入为5000元的白领, 3月8日 以后所交的个人所得税会比以前少交多少钱呢?)  

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的个人收入。  

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考点4:税收的作用  

从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看: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居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在我国现阶段, 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  

不同的税收种类,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参见上面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2、依法纳税  

考点1:纳税人  

⑴含义: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考点2:负税人

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⑵纳税人和负税人之间的关系  

纳税人不一定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即纳税人不一定就是负税人。  

     ①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②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③在我国现有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因而都是实际的负税人,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考点 2:依法纳税 

 ⑴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税收与资本主义税收的主要区别)。  

 ⑵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⑶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  

  ①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②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③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④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⑷公民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和征管和使用。公民应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公民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源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十)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点 1市场和计划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考点2:市场调节的弊端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并非所有行业和领域市场者能起作用,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惯用语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⑵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  

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②盲目性   ③滞后性。  

⑶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两级分化。  

考点3:市场配置资源  

 ⑴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⑵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  

 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来实现的。  

 ②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③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考点4:市场秩序  

 ⑴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的关系:  

 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市场没有规则来维护,会使市场处于无序混乱状态,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实现优胜劣汰,甚至可能出现劣胜优汰。  

 ⑵市场规则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①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⑶市场交易原则: 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  

 ⑷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①必要性(意义)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建立诚信制度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此,要切实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考点2:宏观调控  

⑴必要性:  

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  

⑵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及手段。  

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手段:  

A经济手段  

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表现: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法律手段  

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作用: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C行政手段:  

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⑶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十一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考点 1:小康社会  

⑴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⑵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内涵):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考点2:经济建设的要求

(1)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考点 1:科学发展观  

 (1)内涵:

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③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2)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重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特点: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具有全面性,在发展方式上具有统筹性,在发展目的上具有人本性。

地位: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新的执政理念,是当代中国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现意义。

科学发展观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怎样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生活角度

从国家角度看: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个开放。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从企业角度看:

①依靠科技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②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水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③尊重和维护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及各项权利,让劳动者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考点 2: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十二)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考点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⑴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⑵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考点2:跨国公司  

⑴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⑵跨国公司的含义:  

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⑶跨国公司的活动及目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⑷跨国公司跨国行动的意义。  

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考点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⑴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⑵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③、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风险。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震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说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 “风险全球化”。  

⑶我们的政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①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  

②正确的态度应是: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考点1:对外开放 

 2001年12月11日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从根本上和长远看,利大于弊。  

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  

① 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②、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⑵中国“入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①首先,中国“入世”要大幅度削减关税,向世界打开大门,让出一部分中国市场,随着竞争力很强的发达国家商品的大量涌入,必将对国内的许多企业带来生存危机。  

②其次,中国“入世”,按照特别保障条款的规定,一些缔约方会利用该条款对中国产品实行某些限制措施。  

③再次,“入世”后要承诺价格改革时间表,尽快改变外贸价格状况。“入世”后,一些缔约方提出的反倾销诉讼案会有所增加。  

④总之,加入世贸组织既是空前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从长远来看,中国“入世”所产生的不利因素可以转化为有利因素,并最终成为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大舞台的强大动力。中国尽早恢复世贸组织缔约国地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中国“入世”利大于弊,且可以化弊为利。  

对外开放格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考点 2:国际经济组织  

⑴、世贸组织的成立及发展  

世贸组织于1995年1月1日 成立。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道,对当代世界贸易和金融活动进行着广泛的调节,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  

⑵、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①积极组织多边谈判。  

世贸组织针对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积极组织多边贸易谈判,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  

世贸组织规定了有关国际贸易政策的各项基本原则和协定,如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这些原则和协议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秩序进行。  

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⑶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②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 

考点3:国际经济合作

在新世纪阶段,我们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考点4:“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这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⑴实行对外开放,既要向外国开放我们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市场,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⑵“引进来”与“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方针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  

⑶实行对外开放要注意的问题  

①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②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力,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  

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  

⑷加快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①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② “走出去”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含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主要内容: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A、要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培育我国自己的名牌产品,树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B、要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政治生活》高考考点解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考点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复习提示:国体与政体
  国体指的是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考点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复习提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第一,阶级本质不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第二,经济基础不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资本主义民主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考点4: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考点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而重要的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
   (2)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复习提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考点6: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复习提示:走出对“选举权”的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选举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拥有选举权的主体空前广泛,但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属于下列情况的公民没有选举权:A未满18周岁的公民;B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2)政治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复习提示:公民政治权利的相对性: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任何政治权利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考点7: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考点8: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复习提示:这里的“平等”是“司法平等”而不是“立法平等”。
   (2)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复习提示:正确区分“公民与人民”、“权利与权力”
   1、 公民与人民: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则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2、权利与权力: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它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考点9: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1)我国的选举制度
   我国的选举制度是根据普遍、平等、直接、协商等原则确立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建国以来,我国的选举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
   (2)我国民主选举的不同方式
   ①从选民的角度看,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被选举者的角度看,有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不同选举方式之间的比较)
   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②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
   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等。
   间接选举: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3)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①社会经济制度②物质生活条件③选民的文化水平等等
   考点10: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
   考点1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从决策者的角度看: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2)从公民的角度看: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考点12: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1)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①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③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复习提示: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经济组织,也不是基层社会团体。
   (2)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考点13: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施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1)民主监督权的内容:
   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2)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
   信访举报制度;(其意义要特别注意)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复习提示: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有了更多更有效的渠道。其中,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就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考点14: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要求:(1)公民要勇于行使监督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依法行使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形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复习提示:(1)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是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的要求。公民通过多种形式行使监督权,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但公民要遵守法律的规则和程序。
  (2)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种方式中,民主决策影响着其他“三个民主”。决策是否民主,是对民主选举质量高低的检验;民主决策是民主管理的先决条件,只有民主决策才能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民主决策是民主监督的重点。
   四、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1、有序与无序参与政治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要求: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有序政治参与的保证一是党的领导,二是遵循法律
   复习提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首先,公民的政治参与要遵循“有序”、“合法”的原则;所谓“有序”是指公民表达政治意愿和要求时,应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进行。“无序”地混乱参与,则会严重地破坏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的稳定。所谓“合法”是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其次,要树立民主参与意识。再次,要提高民主参与能力。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民主参与打下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关注国内外政治事件,提高自己的政治辨别能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热情。最后,要积极参加民主参与实践。这是树立民主参与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的最终落脚点。
 (二)我国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考点15: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1)我国政府的法律地位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复习提示:
  转变政府职能的意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效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等。
  关于职能中的文化建设职能理解,要注意对“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要增加对“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的理解。
   (3)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考点16:我国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人民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民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复习提示:
  (1)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评议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我国政府职能的划分,具有相对性,某些社会经济现象所体现的职能,可能是一项,也可能是多项,有些职能存在着交叉的关系。
  (2)我们要从政府履行职责的依据上来正确理解政府要依法履行职责,政府不能越位、错位、和缺位,而要到位。
  (3)我们要正确认识政府的职责和功能,为相信、支持和监督政府的工作做好思想准备。要特别注意正确理解政府经济调节职能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考点17: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复习提示:
  (1)我们应该从国家性质、政府性质上来理解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决定了我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2)我们要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评议政府贯彻和落实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表现,感悟和体会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3)要能够用具体事实说明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有效途径,使我们学会向政府求助或投诉。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公民求助或诉讼的重要法律途径。
  (4)关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加深理解“我们的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考点18: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1)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
   (2).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自由。因此,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依法行政是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性质的根本要求。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考点19: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1)途径: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责权明确的执法体制;坚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2)根本途径:建设法治政府
   (3)、政府权力的行使环节
   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我国政府正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例如,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复习提示:区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
  主体不同,依法治国既包含了党依法执政,又包含了国家机关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考点20: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意义: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考点21: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2)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3)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4)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3、政府的权威
   考点22: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1)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2)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政府权威的具体体现:①是依法行政的政府②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③是富有威望和影响力的政府④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考点23: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1)来源
   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职责的效果等树立起来的。
   (2)树立政府权威的要求(关于怎样树立政府权威)
   树立政府权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工作业绩。政府工作人员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脚踏实地不断经得去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3)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他们应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复习提示:
  (1)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2)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要理解我国建立的行政监督体系,体会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真正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
  (3)理解政府树立权威的具体要求:政府应该以德立威、以法树威、以才增威、以廉生威、以勤出威、以信取威、以情升威。
  (4)了解有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我国政府推行依法行政、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和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性。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24: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考点2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考点26:人民代表的产生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考点27:人民代表的职责
   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大代表应该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考点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复习提示: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人民就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即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考点29: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权力机关,在所有的国家机关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复习提示:1、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即其他国家机关不能监督人大。
  复习提示:2、注意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复习提示: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异同
  (1)相同点:都属于代议制。都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2)本质区别:
  区别: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行使权力的主体、目的和作用不同;组织和运作方式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组织和运作方式为民主集中制。
  西方议会制: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的机构,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工具;组织和运作方式为三权分立原则。
 2、我国的政党制度
   考点30: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实践基础、创新一样和指导作用;
   (5)党坚持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做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坚持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3)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经济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考点3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1)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②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复习提示:“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条件,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三者共同构成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考点32: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复习提示:
  (1)为什么说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核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之间有何关系?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要做到科学执政,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要实现民主执政,就必须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而依法执政则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保证,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考点33: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的政党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②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3)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功能:
   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复习提示: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执政和参政不同,但又密切联系。
  中国共产党执政才能确保民主党派参政,民主党派参政有助于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执政,执政和参政都是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产党必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民主党派必须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组织上相互独立,法律上地位平等,它们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
  (2)人民代表与人民政协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能够比较人民政协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国家机关;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国家机关;职能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联系: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三者分别是我国的国体、政体、领导核心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通过它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我国工人阶级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通过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
  党的主张、政策,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国家的法律和规定
  (4)我国的多党合作不同与多党联合执政
  在我国的多党合作中,执政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和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协商。
  各民主党派成员被选为人大代表,在人大、政府担任领导职务,直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但是他们不是通过名额分配代表民主党派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不能把民主党派参政视为执政。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考点3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考点3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2)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复习提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这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考点3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⑵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⑶1984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⑷200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步入法制化轨道,初步形成了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它有力地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考点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①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②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考点38: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复习提示:
  民族区域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区别可以从:(1)设立的地区不同;(2)自治程度不同;(3)社会制度不同;(4)解决的问题不同等方面理解
  共同点:二者都享有高度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民族区域自治也不同于联邦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的,民族区域自治区是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联邦制除联邦中央政府外,各成员国按联邦宪法的规定,还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考点39: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都有爱国传统,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注意: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③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复习提示:
  (1)如何理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注意不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而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二,要明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第三,宗教能够做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党和国家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条件下,能够做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区别宗教组织与邪教组织
  (3)区别宗教信仰与迷信活动
   (四)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
   考点40:主权国家
   (1)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3)国家最重要的要素——主权。
   它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主权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复习提示:
  主权和人权不是一回事
  第一,人权和主权是有区别的。人权是指一个国家公民的权利,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权利。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主要因素。国家主权不受侵犯。
  第二,国家主权对实现人权有决定性作用,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家享有人权的前提;人权是主权的体现。因此,“人权高于主权”是错误的。一些西方国家以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人权高于主权”是强权政治的翻版。
   (4)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考点41:国际组织
   (1)含义:若干个国家或社会团体为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表明了人类交往频繁和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
   (2)分类:
   按成员性质:政府间国家组织和非政府间国家组织
   按地理范围: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按职能范围: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考点42:联合国
   (1)产生: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产物。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
   (2)性质: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
   (5)联合国的作用:既发挥积极作用,也有局限性
   (6)中国与联合国: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一系列全球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43: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4)对国际关系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国家利益。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5)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
   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复习提示:
  (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是制约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们正确观察和判断国际政治现象的一个重要依据。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这一点对于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捍卫我国国家利益有积极的作用。
  (2)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国家力量大小强弱,直接导致其国际地位的高低和影响力的大小。
  (3)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导致各个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化。
  考点44: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我国的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义性和正当性。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考点45:时代的主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威胁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复习提示:如何理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和平与发展的障碍?
  霸权主义,是指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政治,是指超级大国以强凌弱,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任意侵害他国利益的政策和活动。核心思想:强权就是真理。根本原因: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追逐利益。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就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考点46: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①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③21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④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⑤发展才是硬道理。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考点47: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考点48: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立场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复习提示:
  (1)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和延伸,国家性质决定其外交政策的性质,外交政策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反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我国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这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考点49: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考点50: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2)原因:①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考点51: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1)走和平发展道路,取决于各种条件
   (2)中国的和平发展途径: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必须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并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国防。
   复习提示:
  (1)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2)关于我国同世界各国关系可以理解为“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3)“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2013年高考《文化生活》考点全面精析解读

    昨天花费了一些的时间,对于2013年高考《文化生活》考点全面精析解析一边,二轮复习刚好讲到文化部分,所以希望有复习到这里的同学,可以浏览下文化的考点,虽然考点比较简单,但是也不能忽视,文化部分必须得满分为原则。

一、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考点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特点:  

1)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考点2:文化的形式  

由文化表现形式分: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考点3: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考点5:文化与综合国力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③要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考点6: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考点7: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考点8: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①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②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世界。它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③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启示:

①国家:必须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大众文化,让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同时让亿万人民融入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大的素质和水平.

②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先进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大的修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点9: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①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联合国以名录的方式确立并保护。(世界遗产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考点10: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考点1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  

首先,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其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12: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双向的。  

2)文化传播途径:  

①贸易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牛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③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考点13: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① 传播媒介,简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②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考点14: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 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②促进外域文化的传播;③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树立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考点15: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继承形式:  

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3)传统文化的特点:  

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考点16: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点1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其中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是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的。  

教育:①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等特定功能。  

② 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A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选择、传递)。B教育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创造)。C随着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考点18: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③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过程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三)文化创新  

考点19: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考点20: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考点21: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考点22:创新与借鉴、融合  

(1)文化创新的的重要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如何进行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

①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考点2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①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我们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考点2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① 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A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  

特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地位: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B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  

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区域文化(区域性)  

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牲。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的民族文化(民族性):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考点2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的包容性。  

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文化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考点26: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点27: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②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考点28: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②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考点29: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②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A.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B.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考点3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意义:  

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走进文化生活  

考点3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影响: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措施:(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  

考点32: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1)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  

2)什么是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3)怎样发展大众文化?  

① 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③ 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 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减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  

考点3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1)落后文化:  

①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  

②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③措施: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腐朽文化:  

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③措施: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① 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②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考点34: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①对传统文化:我们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对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  

②对外来文化:我们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一方面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论”。  

考点35: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怎样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社会进步产生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②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我们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文化建设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坚持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因为:  

① 坚持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②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③ 思想文化越是多样性,越是需要“主心骨”。   

④ 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

考点3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⑴内容:①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考点37: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⑴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⑶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充当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三)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 

考点38: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1)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特征: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2)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3)重要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考点39: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考点4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① 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③ 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考点41: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⑴社会主义荣辱观(简称“八荣八耻”)的内容: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⑶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关系:“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也有广泛性的要求

考点42: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1、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和思想道德的含义:

⑴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⑵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2、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关系:

⑴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缺乏科学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

一个真正有科学文化涵养的人,同时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只有坚持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才能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3、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2012届高考复习《生活与哲学》考点(77个)精析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呈现】(考点1——考点14,合14个)

一、美好生活的向导

   二、百舸争流的思想

 三、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是什么 

①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③哲学与时代精神 

④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 

①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扫描】

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考点整合】(考点1——考点4,合4个)

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⑴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A.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B.联系: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⑵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①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②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⑶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考点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联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有害的。

 考点3:哲学与时代精神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对哲学概念的总结:⑴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古人说“知人则哲”,就是其义。⑵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⑶ 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⑷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点4:哲学的作用(功能)

⑴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⑵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⑤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⑶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易错点】

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概括和总结)

3、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不一定是科学的关系)

5、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注意:哲学)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考点扫描】

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考点整合】(考点5——考点11,合7个)

考点5: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考点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考点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A、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B、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考点8: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考点9: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常见观点

评价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充: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夫之:者,理之依也;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

局限:

(1)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2)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如: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进步性: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1)仍然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子)

(2)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3)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见课本。

 

见课本。

考点10: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作世界的本原。

考点11:客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常见观点

        评价

 

 

 

 

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局限性: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都是错误的。

 

可取之处:

    就唯心主义的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

 

客观唯心主义

中外“神创论”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易错点】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注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注意: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注意: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注意:应该是两个根本对立的观点)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考点扫描】

了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华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考点整合】(考点12——考点14,合3个)

考点1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考点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毛泽东思想

⑴地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

⑵精髓:实事求是    ⑶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

⑴地位: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又一伟大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⑵基本内容: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⑶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⑷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⑴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⑵基本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⑶意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呈现】(考点15——考点39,合25个)

四、探究世界的本质

   五、把握思维的奥妙

  六、求索真理的历程

1.哲学的物质概念: 

①自然界的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①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①规律的概念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① 意识的起源 

② 意识的生理基础 

③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②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实践 

① 实践的概念 

② 实践的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真理 

① 真理的客观性 

② 真理的具体性 

③ 真理的条件性 

④ 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 

① 认识的反复性 

② 认识的无限性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点扫描】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

【考点整合】(考点15——考点20,合6个)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①区别:

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②联系:

A、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考点15: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考点16: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⑴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⑵从存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⑶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答:(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考点1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⑴运动的概念: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考点18: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w.w.w.k.s.5.u.c.o.mwww.ks5u.com

www.ks5u.com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考点19: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考点20: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规律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易错点】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2、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注意: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一种发展)

3、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注意:颠倒了二者)

4、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注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5、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注意: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

6、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

(注意:对传统观念要一分为二地对待)

7、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注意: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

8、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注意: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9、规律有好坏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10、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11、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考点扫描】

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理解:意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考点整合】(考点21——考点27,合7个)

四、物质决定意识

考点21: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⑵意识是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考点22: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产生的。

考点2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

五、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24: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比如预先制订蓝图、目标和计划,这点和动物的活动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同时,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可以通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抽象出其本质性的东西,把握其规律。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      

考点25:意识能动性的两个表现:

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六、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2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并不是否认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它要求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两者的辩证关系可简要归纳为: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考点2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②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易错点】

12、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注意: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13、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注意: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4、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注意: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15、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注意: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6、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也不能直接作用)

17、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才对事物有反作用

(注意:不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有反作用)

18、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

(注意:要看是否符合规律和客观条件)

19、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

(注意:反作用的大小不是由意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的)

20、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不一定是正确反映)

21、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注意:客观实际是出发点)

22、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注意: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

23、因为规律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必须把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注意:规律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

24、决策者要避免失误,关键要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注意:关键是要尊重客观规律)

25、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6、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注意:还要受客观规律和条件的制约)

27、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考点扫描】

理解: 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 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理解: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考点整合】(考点28——考点39,合12个)

七、实践w.w.w.k.s.5.u.c.o.mwww.ks5u.com

www.ks5u.com

 

考点28: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人类所特有)、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考点29:实践的特点

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①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②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⑶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八、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考点3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考点3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表现:⑴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⑵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⑶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考点3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的唯一标准

⑴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⑵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⑶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才能检验。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考点33: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认识就失去了意义。

(补充: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起阻碍作用。)

九、真理

考点34:真理的客观性

⑴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⑵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为什么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因为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⑶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即只有一个真理。

考点35:真理的具体性

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过程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⑵真理的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考点36:真理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任何真理如果超出了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考点37:真理和谬误

⑴区别:人们的认识就总体而言,既有真理,又有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⑵联系:真理与谬误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相互转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十、认识过程w.w.w.k.s.5.u.c.o.mwww.ks5u.com

www.ks5u.com

 

考点38:认识具有反复性

⑴含义: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⑵原因: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考点39:认识具有无限性

⑴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⑵原因: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⑶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上升性)

【易错点】

28、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又来源于间接经验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认识的两种途径)

29、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

(注意:不一定是不同的)

30、人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

(注意:不存在终极真理)

31、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注意:不一定)

32、实践决定于认识。

(注意:决定不等于决定于)

33、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注意:改造客观世界)

3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注意:实践是唯一标准)

35、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注意:不论认识正确与否,都来源于实践)

36、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注意:根本动力)

37、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注意: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8、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注意:唯一来源)

39、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注意:实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活动.不能把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

40、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注意: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41、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注意: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42、客观世界是真理的标准.

(注意: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3、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注意: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44、"三个有利于"标准否认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注意:"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把人们实践的结果作为标准,就是把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活实践作为标准,它是真理标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考点呈现】(考点40——考点59,合20个)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唯物辩证法 

  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②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① 联系的普遍性 

  ② 联系的客观性 

  ③ 联系的多样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①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 系统优化方法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① 发展的概念 

  ②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③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辩证的否定观 

① 辩证否定 

②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①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② 创新的社会作用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扫描】

了解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理解 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说明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理解 系统优化的方法

【考点整合】(考点40——考点46,合7个)

一、唯物辩证法

考点4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⑴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⑵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把握发展的实质,了解发展的普遍性,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自觉抵制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

考点4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

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⑵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42: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误区]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考点43:联系的客观性

⑴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表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关系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⑶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考点44: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⑴原因: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⑵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⑶意义: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

⑷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4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⑴原理内容: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A、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和部分不能混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B、二者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A、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B、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⑵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考点46:系统优化方法

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⑵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⑶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易错点】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注意: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注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注意: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

4、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注意:还包括其发展的全过程)

5、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注意:不一定)

6、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注意: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7、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注意:这两对关系不能完全等同,因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即两对关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相互依赖等方面,而系统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没有.)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考点扫描】

了解 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理解 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理解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了解 量变、质变的含义

说明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考点整合】(考点47——考点49,合3个)

 四、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考点47:发展的概念

⑴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⑵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⑶方法论: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48: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因为: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②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因为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又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绝不会自行消亡,它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

⑶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考点49: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⑴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⑵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⑶方法论: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注意反对两个极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易错点】

8、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注意: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9、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三个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前途.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10、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如上,用现状标准来判断是错的)

11、科学算命是科学与传统算命相结合而产生的新事物.

(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如上,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来判断新旧事物是错的)

1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帆风顺的.

(注意:错,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13、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注意: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

14、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注意: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15、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注意: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

(注意:总趋势是前进的)

17、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注意: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考点扫描】

了解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理解 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理解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点整合】(考点50——考点55,合6个)

五、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考点50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⑴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个基本属性。

⑵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⑷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⑸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朝有利方向转化。

考点5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⑴矛盾的普遍性

①原理内容: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②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⑵矛盾的特殊性

①原理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种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②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①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也是没有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②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六、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5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⑴含义: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⑵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⑶方法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考点5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⑴含义: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⑵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⑶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⑷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⑴原理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⑵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⑶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注意]: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虽然都是讲矛盾的不平衡性问题,但二者有着严格的区别。

考点5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是什么?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为什么?①理论依据是矛盾特殊性原理。②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③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考点55: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⑵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易错点】

18、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注意: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19、矛盾可以调和,不可以缓和

(注意:矛盾可以缓和,不可以调和)

20、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注意:不能将两点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21、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注意: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22、矛盾就是斗争

(注意:说法片面,简言之,矛盾是对立统一.)

23、矛盾越少越好.

(注意: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就事物的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24、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是永远不以解决的.

(注意:矛盾并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只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就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

25、矛盾就是事物内部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w.w.w.k.s.5.u.c.o.mwww.ks5u.com

 

(注意:矛盾也包括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

26、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注意: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不能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27、普遍和个别互为存在的前提

(注意:个别是普遍存在的前提)

28、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注意: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9、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

(注意:二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却要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

30、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注意: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还要注意次要矛盾)

31、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注意:有影响)

32、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

(注意: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33、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注意:片面理解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34、事事有矛盾,就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注意: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当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35、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

(注意: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事物包含矛盾多少,矛盾如何推动该事物的发展,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因此,并非矛盾越多越好.)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扫描】

理解 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坚持 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理解 创新的社会作用

【考点整合】(考点56——考点59,合4个)

七、辩证的否定观

考点56:辩证否定观

⑴辩证的否定的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⑵辩证的否定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一个特点。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二个特点。

⑶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⑷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

考点57: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把事物的否定看成是单纯的外在否定,全盘抛弃,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关系,肯定就是绝对肯定,肯定一切;否定就是绝对否定,否定一切。

八、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考点58: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⑴辩证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⑶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考点59:创新的社会作用

⑴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①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原因: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②科技创新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⑵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①创新不仅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还带来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⑶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①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的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②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答:(1)分歧: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易错点】

36、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注意:是辩证否定或称"扬弃")

37、扬弃就是抛弃.

(注意:错误,不符合辩证否定的原理,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3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的事物发展.

(注意: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9、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没有必然联系

(注意: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点呈现】(考点60——考点77,合18个)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五.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六、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考点扫描】

理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了解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运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运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了解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理解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理解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理解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考点整合】(考点60——考点69,合10个)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考点60: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含义:①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考点6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考点6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离不开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活动一旦停止,人类就无法继续生存和发展,更无法进行其他社会关系和其他社会活动,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考点6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4)结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考点6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l)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2)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3)结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综合上面三个考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2)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考点65: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考点6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⑵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强大动力、直接动力各是什么?答:(1)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考点67:人民群众的概念:

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考点6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⑴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考点69: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

②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易错点】

1、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注意:历史唯物主义才是)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割的,社会存在依赖于社会意识

(注意:社会存在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注意: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

4、社会存在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

(注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5、社会存在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

(注意: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6、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注意:这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7、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同.

(注意:错,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都是通过实践加以解决.但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同,解决的具体方式也不同,在阶级社会里,矛盾是对抗性的,通过阶级斗争去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通过改革来实现.)

8、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

(注意: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9,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注意:颠倒了二者关系)

10、改造客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

(注意: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1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注意: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

 

【考点扫描】

了解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理解 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了解 价值观的含义

 理解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了解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

 理解 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考点整合】(考点70——考点77,合8个)

五、人生价值

考点70:价值和价值观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①内涵: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②评价: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了解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考点7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考点7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⑴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客观依据——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考点7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因此,即使都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⑵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一是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二是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考点7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从不同阶级的角度看,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考点75: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2)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3)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与否需要有一个根本衡量尺度: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①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②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③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④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     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六、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考点76:价值的实现方式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根本途径)原因是:①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②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③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着重指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看考点77)

(3)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即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看考点77

考点77: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社会提供客观条件的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而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2)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A、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B、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易错点】

12、所谓价值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注意: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13、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注意:价值观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经 济 学 常 识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一、亚当?斯密理论贡献

考点一:经济学的目的和财富的含义

目的有二: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给国家提供充足的收入。

财富含义是指一国生产的所有产品。

考点二: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1、斯密认为,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

2、斯密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

(1)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

(2)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3)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3、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1)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存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2)他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在这里,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考点三: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1、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斯密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2、关于工资与利润的来源。斯密一方面认为,资本出现后,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被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雇主的利润。另一方面,斯密又认为,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是他实际费用的一部分。

3、关于地租的来源。斯密一方面认为,地租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认为,地租是地主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其大小取决于想象上的自然力的大小。

4、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他的“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的观点,科学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则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斯密的政策主张

考点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1、“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

2、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为了追求利益,人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这样通过自由竞争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社会利益。

3、斯密认为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好办法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4、斯密看到了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活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从而强调市场的作用,这对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5、但他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1.斯密的分工理论

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⑵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

①分工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②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③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他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⑷评价:斯密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非常可贵的,但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2.利用市场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⑴斯密认为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

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活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从而强调市场的作用。这对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⑶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必须反对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实行经济自由。

总结(1.2.):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一是扩大社会分工,二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必须反对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实行经济自由。 

3.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社会利益的增进:

①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②人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通过追逐个人利益,(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③“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④斯密主张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来增进社会利益,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⑵评价:①斯密认识到了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钱的目的,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②斯密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4.国家的职能:

斯密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在他看来,国家的职能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三个方面。(守夜人)

 

考点二: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1、自由贸易是自由放任的重要内容。斯密认为,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不只限于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同样可以给参与国带来利益。

2、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3、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①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②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4、评价:

(1)各国多获得的利益,是由国际分工带来的。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

(2)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3)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三、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考点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1.李嘉图继承了斯密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的观点,批判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

2. 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的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3、总之,李嘉图继承斯密劳动价值论科学成分的基础上,纠正了其中的不合理成分,而且提出了许多新的科学观点,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

考点二: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

2.李嘉图认为,收入分配状况是影响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国家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资本积累来自利润。主张降低地租的方式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3、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这是从他的一元劳动价值论必然得出的结论。李嘉图的上述认识,从质的方面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4、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雇佣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拉大_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5、李嘉图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观点。

(1)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是工人获得的名义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是工人获得的实际工资。

(2)名义工资上涨,实际工资不一定增加。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应该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

(3)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为人口的增长,表明他对此问题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

 四、李嘉图的政策主张

考点一: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

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市场资源配置,国家不应该干预。国家的作用是保护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

考点二:理解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

1、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2、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3、评价: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这一学说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

实际上,它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一样,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

4、对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注意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

【考题1】  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一国没有近况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他们认为要增加国家财富就必须使本国的劳动者处于贫困状态。其理由是:本国劳动者处于贫困,一方面可以给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从国外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工资水平低,可以降低本国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斯密则认为,社会财富应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两个目标: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对财富的理解上,斯密与重商主义者有什么不同?

⑵他们的政策主张有什么差异?

解析:本题考查财富的知识,运用斯密与重商主义者的区别分析其不同点。

答案 :(1)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财富来自于流通领域;而斯密认为财富应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2)重商主义主张,要实现国家财富的增长,就必须使本国劳动者处于贫困状态,即所谓的“民穷国富”;因此,他们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而斯密则认为,要增加国家财富,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所以,他主张实行经济自由和对外贸易的自由化,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点评:试题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观点的不同具有可考性。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一、罗斯福新政

考点一: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目的:为了挽救濒于绝境的美国经济(经济危机爆发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

中心措施:强调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干预。

内容包括:(1)整顿金融业。整顿银行,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减少银行破产;禁止银行从事股票和债券交易,处理联邦储备保险公司,防止金融投机和灾难性挤兑现象;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提高物价、刺激生产、扩大出口。(2)恢复和稳定农业。稳定农业经营收入。(3)复兴工业。要求企业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工作条件、废除童工、承认工会、提高工资,以实现工业复兴,促进工业生产的增长。(4)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救济、以工代赈、通过社会保障法等,保障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

考点二: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显著特点: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

①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美国原本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经济制度得以形成;③罗斯福新政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罗斯福新政“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也为美国此后连年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播下了种子。实践证明,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灵丹妙药。

罗斯福新政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践需要理论支持,凯恩斯经济学应运而生。

二、凯恩斯革命

考点一:凯恩斯革命内容

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乃至倒闭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

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摆脱危机。

考点二:凯恩斯革命的影响

影响:《①《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它的发表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直到目前为止,《通论》仍然是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之一,凯恩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者之一。

②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危机具有积极作用。因此,③凯恩斯提出的各种反危机主张,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④尽管20世纪7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政策主张遇到了怀疑,但其影响依然存在。

考点三:凯恩斯革命的实质

①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②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以此为据,提出反危机的措施;③这既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又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④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⑤他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⑥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因此它的作用是有限的。三、新自由主义

考点一: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二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黄金期。“滞胀”现象的出现,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极大的挑战,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兴起。

考点二: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它们一般都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都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考点三: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他们的一些政策对资本主义国家政策制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其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另一些新问题,又带来一些新问题;

再加上它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左,进入90年代以后,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

四、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①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②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③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④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也属于这一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是市场经济模式主要特点有:①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②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③强调社会保障。欧洲大陆与北欧多数国家都采取这一模式。

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主要特点有:①在强调自由竞争的同时,特别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②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心和诚实感。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也属于这一模式。

考点一:不同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其传统的自由主义和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等因素的影响。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和战后英美占领当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日本自然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儒家思想等因素的影响。

考点二: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两极分化。

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但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大大削弱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主导特征明显。这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面,但易于形成商官勾结,造成政府决策失误和加剧社会不公。

模式

市场作用

政府干预程度

社会保障水平

美国模式

最大

最低

较低

德国模式

中等

中等

较高

日本模式

最小

最高

较低

评价:这三种模式各有特点,但他们的基本点是相同的。首先,他们都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其次,在经济运行中,都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第三,国家调节经济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

【考题2】在美国,邮政是国营的,电力和铁路是半国营的,其他经济部门都是私营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仅在2%左右。

美国每年都有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劳动者不断地从原来的工作岗位转移出来谋求重新就业。

请问:(1)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哪些特点?

(2)你知道还有哪些国家的市场经济属于这一模式吗?

解析:本题考查教材知识的运用和识记能力,只要对美国经济模式有所了解就能把其特点解释出来,因此要注重教材知识的运用。

答案:(1)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

(2)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也属于这一模式。

 

专题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作用

考点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作用

建立:

(1)背景:①发展工业、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需要;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影响。

(2)基本特点。①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①;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作用:

(1)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国家的经济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独立。

(2)抑制了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增加了财政收入。

(3)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直接控制,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实现了社会公平。

考点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影响

1、所有制结构单一    

(1)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由于追求“一大、二公、三纯”,致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2)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与我国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方便群众生活。

2、忽视市场的作用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不利于激发企业活力,而且造成国民经济的条块分割,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3、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在农村,社员凭工分参与年终分配,收入差距很小;在城镇,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总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这些缺陷,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考点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快速发展。面对发展迫切需要发挥市场作用的事实我们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考点二: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十二大后商品经济在我国发展起来,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是由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我国的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

考点三: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

考点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说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义)

   ①创新:长期以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学者,都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将二者看作社会制度的范畴。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②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一、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2)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3)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紧密结合,国内市场的优化配置;

(4)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5)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6)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其中,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是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围绕这些环节,我们大胆改革,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步伐。

考点二: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市场主体有企业、家庭、政府,最基本的是企业。

考点三: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十四大以来我国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增强。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调控目标、任务、手段、方式等。

考点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十四大以后,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在初步建立起来。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1、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2、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一体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任何经济体制都有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但从这一体制的各个环节来看需要加以完善。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可以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手段的长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有利于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经济体系,有利于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考点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保障。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趋势,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环境。

3、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

4、深化税收、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5、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6、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力度,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可以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考题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农村,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集体的,在城镇,除了部分集体企业以外,其他企业都是国营的。由于不允许个体餐馆存在,出门吃饭,只能在国营饭店或集体饭店。

请问:(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2)这一社会现实与我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吗?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在这一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滞后的,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

答案:(1)这反映了我国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由于追求“一大、二公、三纯”致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2)不适应。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与我国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方便群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