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2013/11/14 6:50:53

如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那就是让你的学生喜欢你,因为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那么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教师,下面我从教学实际中得到体会,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爱学生,尊重学生。  

人,有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感情。无论是谁,对于和他相处融洽的人都有一份情感,愿意听他的话,喜欢她做的事。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不管做什么事就愿意和他对着干,就会产生逆反心里,就不愿看到他。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也热爱老师,尊重教师,尤其是小学生,还经常把他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转移到教师所教的这门功课上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学科,想尽办法学好。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传递知识成功的前提。  

每个班都会有学习成绩不理想,上课不专心听讲,下课调皮的孩子。教师也不要着急、要冷静、和善的对待学生,要耐心的查明原因,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在生活中多关心他们,这样才能建立起师生间融洽的感情,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师生间建立融洽感情的关键是什么呢?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爱,是感情本质的体现。由爱产生的感情则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习信心和兴趣。  

二、“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的教师极端的追求升学率,使得“优秀生”受到教师偏爱,而对学困生表现出冷淡,甚至放弃他们,导致这部分学生有种被“遗弃”的心理,变成“爱说话”“爱捣乱”的差生。其实,这部分学生比“优秀生”,更加渴望老师的关爱,只有得到老师的关爱,这些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所谓“平等”是创造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主动去学习。
    在课堂上,我把教学中的问题分成等级,创造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把那些难度大,有发挥性的问题让“优秀生”答;较容易的客观题让中等生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差生回答。同时,我还侧重发现差等生的优点并加以赞扬和鼓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鼓舞,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一个公平公正的教师,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师生关系焕发迷人的光彩。  

三、多与学生沟通,充分关心学生。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对来自老师的态度与评价十分地重视,希望教师能够和他们平等相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他们。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沟通,带着爱心同他们多交谈,说一些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尤其是差生,通过接近他们,使他们改变胆怯自卑的表现,主动和老师推心交谈,增强了自信心,也让学生知道老师心目中有他的位置,他们就会大胆的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这样心心相通了,就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  

四、赏识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根本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赏识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只有赏识学生才能驾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从而使学生的在心里上产生一定的愉悦感,并转化成巨大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这种赏识又是建立在爱与信任的基础之上。一个生活中的关切问候,一个学习上的真心帮助,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赏的眼神,都可能成为唤醒学生热情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刚接手时,他的数、语、外三科成绩不好,但他的字写得不错,抓住这一闪光点,我不惜时机的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一两句鼓励的话,如:“你的字写的非常漂亮”,“看到你的进步,老师真高兴,相信你今后会继续努力,加油孩子”等。有一次,他的母亲打电话告诉我,他的儿子近段做作业特别认真,字也写的非常工整,每天作业都能及时完成。我说靠鼓励,靠赏识。后来,这个学生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一个学期结束后,他取得了优异成绩。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师对学生热情的关爱,慷慨的赏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而且还能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由此看来,我们做教师的应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应学会用欣喜的目光发现学生微小进步,把肯定和赞赏的语言慷慨大方地送给我们的学生。因为在你的赞叹声中,在你欣赏的目光中,会出现一个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们希望新课程改革能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富有情趣的教学互动过程实现快乐课堂,轻松学习,让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老师也能尝到课堂教学的快乐从而身心健康。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让课堂充满快乐,让学生轻松学习,使之成为我的教学风格。  

(1).具有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要明确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走下讲台,做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课题时,首先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与同伴的交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的主体。  

(2).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

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 体验,可以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可以创设“操作”情境,提供参与条件;可以创设“讨论”情境,营照参与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创设一个猜一猜活动,让学生猜测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引导学生开展猜想、探究、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构建多元互动的课堂评价,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而不是盲目地被表扬所驱使,一味地为表扬而学习。因此,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积极构建多元互动的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建立自信。学生自评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因,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运用自评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伤害,使学生不断地认识和改进自我。如: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让他们自评质量和效果时,学生自评为“我觉得我分析第二个信息时不够透彻。”、“我觉得我板书到黑板上时字写不够工整”等等。 ②、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互评时,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从伙伴的优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共同发展。避免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时,总是挑对方的“刺”,老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引导他们慢慢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能正视自己、正视伙伴、帮助学生。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这种“对话”过程贯穿着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本主义情怀。让我们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更远大努力。  

六、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师者,人之模范”,教师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行为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与生活的模范和榜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他的思想、品行、情感、意志力、人格特征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那么作为学生的模范和榜样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①,教师要具备积极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其次,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具有启发性、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接受;③,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所以,教师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业务能力的同时,要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学高、德高的光辉形象。这个形象一旦树立,学生就会无限地信任你,你的每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就会变成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对你这个人的学识、道德人格感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了。  

总之,在教学中一定要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真情去打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丰富的学识引导人,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人。这样才可能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教师,也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教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