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几点想法

2013/12/12 4:28:49

 

[摘要]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好习惯是幸福的源泉,坏习惯是痛苦的开始。有了好习惯,就会取得成功,从而达到人生奋斗目标。学校教育要营造好的教育氛围,注重用学生的好习惯去克服坏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和改掉坏习惯都是一项不间断的系统工程,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作,常抓不懈,共同营造和谐规范的教育环境,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  养成教育   克服  聚焦  入手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好习惯是幸福的源泉,坏习惯是痛苦的开始。有了好习惯,就会取得成功,从而达到人生奋斗目标。我始终遵循“以教师、家长好习惯的影响带动学生好习惯的形成,以学生一种好习惯的形成迁移为多种好习惯的养成”的育人思路,抓小事,抓细节,并结合家长以及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力量,使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步由认识向行为转化,由行为向习惯转化,由习惯向品质转化,让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好习惯养成教亦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工作中,我从三个“注重”和三个“入手”去着手教育,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一、三个“注重”

       1、注重用好习惯去克服坏习惯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对于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并将直接影响他一生的成败。为帮助每一位同学养成好习惯,克服坏习惯,我在班级里定期召开以“养成好习惯”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主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通过大家的举例分析,共同确立了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遵守秩序六种好习惯培养目标。对于坏习惯我们倡导学生学会用客观的态度去加以分析,并从中找出科学的克服方法。例如:某生第一次骂人,其实他可能只是觉得有些好玩或是无心之言,这时候,他会观察其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那么,我们应对的态度应当是冷淡的、严肃的甚至是加以批评的,这就会使他明白:“同学们是不喜欢我的这种行为的。”由此他就会收敛或戒除其不良行为。还有些学生有时明明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这时候我们不应该一味地责备他,我们应该帮助他。我会组织同学们诵读琅琅上口的童谣、通俗易懂的小故事、熟记100个好习惯的内涵,在学生中间互相监督的“对子”等等。使好习惯不断获得发扬,使好习惯不断得到剪除。我们在通过培养上述六个好习惯的同时,更重视不断通过各种训练,从而引发其他好习惯的形成。活动中,我们注重内容的系列化和规范化,从而增强了习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注重用“聚焦”方法一次改掉一个坏习惯

       习惯教育中,我们清楚的意识到:小习惯能带来小成果,小成果又将造就大习惯。在改掉学生坏习惯方面,我注重发挥“聚焦”的方法,一次改掉一个坏习惯;在改掉坏习惯的过程中,抓三方面的训练:纠正错误后适时训练、端正认识后严格训练、矫正行为后强化训练。比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开展了“妈妈我爱您,妈妈您辛苦了”的活动,要求每位学生了解妈妈一天里的工作情况,亲手设计一份“妈妈一天情况调查表”为妈妈自制小礼物,做一件令妈妈高兴的事,最后通过十分钟队会,让孩子们谈活动心得……这样适时、严格和强化的系列活动,把学生的兴奋点始终“聚焦”在一个习惯的养成上,不断升温,趁热打铁,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注重用累积的能量改掉坏习惯

       在学生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总是从小处入手,不急于求成,当出现反弹现象时,更要沉住气,坚持不懈,在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中收获着成绩。例如,我班里今年转来一个叫徐嘉悰的男生,部分任课老师反映他就如一块胶皮糖,软硬不吃,节节课捣乱,天天在办公室“站岗”,而且经常欺负其他同学,班集体都让他搅乱了。提醒我一定要关注他。于是我多方了解他的情况:父母做生意,家里经济条件相当好,但没空管他;从小娇惯,过于懒散,不想学习。又观察他的衣服很脏,脖子、脸、手很黑。由此确定:他其实是极度缺乏父母、老师的关爱,他的捣乱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接手第二天,午自习正当徐嘉悰打扰其他同学睡觉时,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他以为一定会又挨一顿批评,索性扬起脸,眼睛成45°角向上瞟着,根本不看我,摆出了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我心里一乐,装作什么也没看见说:“徐嘉悰,知道老师们为什么一下就记住了你吗?”“因为我捣乱呗。”“我们才不爱记捣乱的学生呢!”“那为什么?”“因为你这脏乎乎的小样儿,像从土堆里捡来的泥猴儿一样。”我顺势拽起他的小手给了一下,听了这话,他不但没恼,反而不好意思地笑了,挠挠头说:“我明天就洗干净。”“是不是爸妈都在外面做生意没空管你呀?”“嗯”,他眼神忽然黯淡了下来,“这样吧”我把他拽到座位前,“明天把脏衣服换下来装在黑袋里拿来我给你去洗”,“不用,不用,我奶奶会洗的。”“还不好意思了,没关系,就当我认个干儿子,不过我的孩子可是个干净又懂事听话的好孩子,你怎么样?”“我也一定听话,老师你放心吧!”他兴奋的下着决心,“我相信,回去吧,好好洗个澡,记得明天把脏衣服拿来。”“谢谢老师!”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看得出他已很久没有这样兴奋了,衣服他最终没拿来,但他克制了两天没有违纪。根据经验,第三、四天旧习惯还会反复,需要进一步巩固新习惯。于是第三天中午放学,我又把徐嘉悰叫到办公室,高兴地说:“可以呀徐嘉悰,是个男子汉,说到做到,既干净又守纪”,徐嘉悰咧嘴露出两排小白牙“嘿嘿”傻乐,就这样,在我一次又一次的关爱叮嘱中,徐嘉悰以前的坏毛病改掉了很多,再也不站办公室了。那个内心孤独无助的小男孩,现在正满怀信心的进步着,他的父母后来也到学校来感谢我们对他的教育。

在习惯教育中,我坚持每月一主题,每天一重点,每日一评比。针对学生好高婺远的普遍心理,我在班里开展了“小小目标伴我行”活动。我要求每名学生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上面记载的都是孩子们针对自己小缺点或不足提出的努力方向和改进目标。如见到地面纸屑主动捡起,吃饭之前先洗手等落实快、实效强的小目标。我还要求学生每天进行反思: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我今天准备学到哪些知识?我今天如何更快乐?使学生在自我改进,自我完善中达到育人目标。

       二、三个“入手”

       1、从氛围熏染入手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的效能。为此,我们学校充分利用橱窗、宣传板、广播站等宣传阵地,进行校风、校歌、校史、文明礼貌等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营造良好的校歌养成氛围。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更是一种熏陶和感染,能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我要求学生每天认真打扫教室卫生,精心布置教室,布置好“天天格言警句”。发动学生自己查找或编写“名言”,许多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了一些新颖的“名言”如“只有奋斗才会赢”、“勤劳加智慧等于天才”等等。由于这些“名言警句”出自学生之手,激励教育作用就更大,从而使好习惯的理念入心入脑。

       2、从强化常规入手

       对遵守秩序、举止文明等好习惯的培养,我结合学生实际,实行了“抓重点、分阶段、讲步骤”的策略,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教育:如要求端坐以及握笔的正确姿势,朗读的语调、语气、声音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等等;在课下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如要求坐、立、行、走的规范姿势,及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等。我对学生中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及时总结、认真整改,努力树立良好的班级风貌。在班级管理中着重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中队长实行轮流上岗制,小队长实行竞聘上岗制。在日常生活中,使班级以小队长为单位,开展纪律卫生双评比活动,每周都由中队长主持全体同学进行评比,学期末作考核评价。我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多元化评比机制,使“好习惯”在常规教育中及时巩固,逐渐形成。

       3、从深入活动入手

       我着重发挥活动的育人功能,通过升旗、队会、广播会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和“绿色童谣”、“生活情境表演”、“道德小公民论坛”等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素质,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学会做人做事,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不间断的系统工程,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作,常抓不懈,共同营造和谐规范的教育环境,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孔子说:“少若成天性,习惯入自然”, 有了好习惯,是学生终生受益和成功的需要,从而达到人生奋斗目标。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关鸿羽著作

             《教育的智慧》         林崇德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