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必须学会寻找教育问题背后的真问题

2014/11/5 8:43:18

第五届全国新学校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10月19日讯(记者 郜云雁)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第五届全国“新学校”论坛上,将自己20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最终概括为两条脉络,一是保障学生中心的治理结构,二是建构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

  在题为《寻找》的主旨报告中,李希贵说,“在寻找教育的出路和突破口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靠眼睛,而是需要靠内心,需要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坎坷的经历”。从31岁任山东高密四中校长开始,到之后的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李希贵坦言,他曾尝试过各种改革,并不停地反思和发现问题。

  比如,在高密一中通过内部体制改革创造发展空间,在收获了教师积极性高涨的成效同时,李希贵发现,教师越积极学生负担越重;增加阅读量、增加选修课……这种单科突进的教学改革往往因势单力薄而收效甚微;而在潍坊十中探索的走班上课也很快夭折。

  李希贵逐渐意识到,仅从方法上改变是远远不够的。他开始思考,如何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如何建立响应学生需求的管理机制。“下一个发展问题总是源于上一次成功而来,而问题总是在改革探索的试错中逼近核心”。

  李希贵告诉现场的校长,必须学会寻找问题背后的真问题,“如果管理者仅仅靠拍自己脑袋去找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不是真正的问题”。他说,在北京十一学校,即使升学率已经达到99%,我们仍需要调查还有1%的学生去哪儿了?学校里47%的学生报了体育项目,我们要想到的是还有53%的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各项指标怎么样?他们是否有喜欢的体育项目?另外,还要确定这些问题内在的真实逻辑

  李希贵以自己在美国访问期间获得的案例为例,美国小学生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一是变化;二是有趣;三是有用。即不断变化、有趣和联系生活联系,才是学生喜欢的好课,“而如果我们不去按照这些方向去改变和提升课程,而是拍脑袋来决定教学模式,就会有很大的问题”。

  李希贵说,每一个人都要懂得自己不需要什么,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我去过很多农村学校,但是很遗憾,我还没有发现一所充分利用农村优势的学校”。他认为,农村学校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校园面积相对较大、校外空地较多,学校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场所,把体育项目丰富化和多样化,比如爬树的爬树、跳绳的跳绳,“其实,体育是最好的教育课程,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人格完善有很大好处,甚至会促进学习。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农村学校没有利用这个优势,反而把学生集中起来定期教育,定期搞一些学生并不是喜欢的活动”。

  当被问到“教育界最需要向企业界学什么”时,李希贵指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两个理念,一是“客户是衣食父母”;二是善待和重视员工,强调人性化管理。“教育是服务业,而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服务的心态,我们就不可能使学校的治理结构越来越有利于学生,如果我们不去关注学生的诉求,教育改革就会越改离教育的本质越远”。

  秉承“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的成果付之于行动”的核心理念,第五届全国“新学校”论坛于10月18日-1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2000余名教育届人士参加了此次论坛。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长叹了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并与现场校长对话;原百度云与大数据首席架构师、云校创始人兼CEO林仕鼎,通过《技术与教育: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主题演讲,展示了教育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汪正贵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山东潍坊广文中学赵桂霞等18位中小学校长,分别作了教育实践分享;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和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副院长韩杰梅,分别主持了论坛并作了精彩点评。